篆刻作品 | 篆刻知识 | 加入收藏 篆刻字体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篆刻字体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篆刻字体转换器

当前位置:篆刻网 > 篆刻作品 >

名家的篆刻作品好在哪?丁敬“岭上白云”

时间:2023-08-09 04:23:52 编辑:篆刻君 来源:篆刻网

细朱文是篆刻的大类,包括古玺印里的细朱文,汉朱文印的细朱文,元朱文的细朱文,因为字法篆法并不尽同,在实际的创作中,还是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的,到了清代,这个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汉缪篆的与小篆的选篆处理上,汉朱文印与元朱文印用字选字并不相同,印人们既要遵循《说文解字》的标准,又惑于汉朱文印的缪篆的缪法的典型性,一时无所适从,就在这个时候,浙派开派宗师丁敬以其渊博的学识,过人的胆气提出“《说文》篆刻自分驰嵬琐纷纶炫所知,解得汉人成印处,当知吾语了非私。”他明确提出小篆与缪篆的区别,指出汉缪篆“方正平直”与“与隶相通”的体势特征,与小篆的“婉而通”的体势差异,在汉朱文与元朱文之间找到了独特的篆刻印式,也就有了今天要说的这一方“岭上白云”:

(丁敬刻岭上白云及其边款)

显然,汉朱文不会这样处理,元朱文也不会这样处理,这是一种介于传统正规印式之间的一种审美样式,偏偏它也很美,为什么呢?

汉朱文字形平正端方,元朱文全宗《说文》,这方印似乎用了小篆的字形,线条多圆转润泽,但却用了汉朱文的印式,四个字各不粘边,各有各的地盘。这实在是一方两边不靠的作品。

先额外说一点,其实是字法上的考究。“岭”字本来要用“嶺”这是《说文》中有的字,但丁敬大师为了章法审美,选择了“阜”(即左耳边)字边一个令的奇篆,这个字在《玉篇.阜部》收入,解说是“与“嶺’相同,见《古文奇字》”,显然,丁敬大师是文字学大师,他用这个字,是经过考究的,而且用得巧,如果用了“嶺”,右上角就太繁复了,印面的空灵感肯定消失。我们把这方印放大了看:

(岭上白云)

1、章法上的斜角呼应。这方印最突出的观感是斜角呼应,这种章法特征汉印里有大量的作品可供学习,就是右上角与左下角,右下角与左上角形成疏密差异(当然,前面文章讲过,还有字形、结构、纵横、方圆、攲正、轻重、排叠、留空、朱白、残损、边栏界格的差异),以形成视觉呼应关系。因为呼应,有了节奏感和韵律感,自然而然就觉得美,如汉印中的这些例子:

(汉印中斜角呼应的例子)

依次是冯未央印、赵太子丞、骑千人印、李木之印,呼应的元素类型虽然不一样,但显然它们的主体审美特征主要来源于斜角呼应。同理,名家印里的例子也很多,比如:

(名家印中的斜角呼应印例)

依次是邓石如的灵石山长、赵之谦的赵之谦印,黄牧甫的百折不回,赵之谦的赵之谦印。其实例子还有很多,因为斜角呼应而使印面增加了韵律和节奏感,消灭了板结与滞塞。

2、四个字的互相照顾。前面说了,这方印的印式似乎是汉朱文的印式,但用篆却基本上是小篆的字法,因此,印面显得极空灵、雅致,但也同时可能因为四个字之间缺少照顾而产生松散感。丁敬大师化解的方法很巧妙,“岭”字下垂的一线伸入“上”字的地盘,“上”字的头部曲线又伸入“岭”字的字缝一线,“云”字的上部横线托起了“白”字,化解了“白”字大圆球产生的重量,又避让了“岭”字的左耳旁不使冲突,“云”字的下面一横又略略伸入“上”字的空间,这些照顾与避让使印面四字产生了浑然一体的感觉,让印面空灵感十足之余又保证这方作品具有充足的印章属性,团聚感足够,如图:

(印面四字的关系)

3、线条的书写之美。书法属性也是细朱文印应当考虑的重要一面,这方印的线条中,岭部的左耳部,上字头部曲线与两横、白字的中横、云字的下横与雨部两弧与四点一横,都有极强烈的篆书之美,看似并不是极工艺的直或圆,但却体现了书写的节奏感。关于这一点已描述清楚,不再上图。

几点结合,这方印综合考虑了工艺属性(斜角呼应的设计感)、印章属性(四字互相避让照顾的方寸感)以及线条的书法属性,既不过分装饰而导致流俗,又不因为考虑书法美而导致印面一盘散沙,同时也因有充足的设计思维在里面,表现出印面的文雅之美。印章的边款里说:“吾友房仲为老夫作龙泓洞图,其用墨精妙世莫能及,晴窗展玩,颇惬老怀,即鼓兴刻此以赠,亦印林佳话也。”可见这是一方即兴之作,一方即兴之作有如此之高的水准,实在让人叹为观止,丁敬真不愧为一代宗师。

(【布丁读印】之2)

Copyright:2022-2023 篆刻字体转换器 www.85506.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