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作品 | 篆刻知识 | 加入收藏 篆刻字体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篆刻字体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篆刻字体转换器

当前位置:篆刻网 > 篆刻作品 >

展览语境下的篆刻边款创作(上)

时间:2023-08-09 04:55:08 编辑:篆刻君 来源:篆刻网

自文人参与到篆刻创作中,篆刻材质从铜印转向石印,文人篆刻家可以在石上表达自己的想法。以文彭、何震为代表的篆刻家在篆刻内容的选择上已不局限于姓名、斋号,他们更倾向于刻制抒发自己情感、志向的词句,如文彭所刻“琴罢倚松玩鹤”,何震所刻“放情诗酒”等。受书画艺术落款形式的影响,他们也不再满足于简单地将姓名、日期等信息记录在石侧,而是借石抒情言志,阐述艺术观点。欣赏者也可通过边款了解印章的旨趣。不少兼善诗词的篆刻家将自己的诗作刻于石上,兼善绘事的篆刻家在石上持刀挥洒。这些都丰富了篆刻边款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欣赏明清流派印章可以发现,有的印章印面所刻的文字极为简单,而边款却很丰富,这一方面使得印章的文化韵味更加浓厚,另一方面也透露出更多的印学信息,对后人的研究大有裨益。如蒋仁所刻“真水无香”一印,印文只有简单四字,然其边款却满满四面。黄易所刻“小松所得金石”款:“乾隆甲午秋得汉《祀三公山碑》于元氏县属王明府,移置龙化寺,作此印记之。小松。”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此印的创作缘由,也可以通过边款的记述,了解著名的《祀三公山碑》的流传情况。

边款作为篆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容主要是记录作者、日期、地点等信息。除此之外,通常还包含以下内容:

1.应嘱而刻,加刻上款。比如“某某先生雅正”“某某兄嘱”等。如清张燕昌刻“沧海一粟”款云:“癸亥初夏,为闲云先生作。燕昌。”(图1)

图1 张燕昌 沧海一粟 (附边款)

当代篆刻家苏金海刻“鸠工建造本院”款云:“耕读堂主人存正。甲午三月,金海。”(图2)

图2 苏金海 鸠工建造本院 (附边款)

2.记录作者的创作体会、感想、缘由等。

如清赵之谦“朱志复字子泽之印信”款云:“生向指《天发神谶碑》,问摹印家能奇胎者几人,未之告也。作此稍用其意,实《禅国山碑》法也。甲子二月,无闷。”吴让之“画梅乞米”款:“石甚劣,刻甚佳,砚翁乞米画梅花。刀法文氏未曾解,遑论其他,东方先生能自赞,亲者是必群相哗。让翁。”这一番话表达了吴让之对刀法的认识,他认为文彭未解刀法。从吴让之的篆刻作品我们确实可以看到,他的披削用刀是刀法的创新,也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3.解释印文的内容或出处。

来楚生刻“飞扬跋扈为谁雄”边款云:“杜子美赠李白诗。初升刻。”(图3)

图3 来楚生 飞扬跋扈为谁雄 (附边款)

魏杰所刻“公道达而私门塞”款云:“公道达而私门塞,语出《荀子·君道》。己丑,魏杰作。”(图4)

图4 魏 杰 公道达而私门塞 (附边款)

在当代篆刻展览中,边款也是颇为引人瞩目的部分。一般情况下,篆刻展览都要求作者附2方以上的边款。如中国书协2013年主办的全国第七届篆刻艺术展征稿启事要求:“篆刻印蜕8枚(含2方临摹作品,以古代经典为宜),边款不少于3枚,不符合规定的来稿不予评审。”这说明,篆刻作者在边款上下的功夫直接影响着其在展览上所取得的成绩。一段深刻的治印心得,一首措辞精美的自作诗词,都可能是打动评委的因素。所以,篆刻作者在加强印面本体创作的同时,也要多关注边款的创作,加强自身的修养,了解与印学相关的文化知识。

近期不少篆刻展览甚至将原石展出,这说明印体、印钮也逐渐被人关注,异质印材可能会被更加青睐,陶瓷印在近年颇为红火就是一个例证。

边款分为两种,一种阳刻,称为识;一种阴刻,称为款。阴刻的边款刻制较为简单,故最为常见,文人篆刻的历史遗存也多为阴刻的边款。赵之谦有不少阳刻边款,对后世有较大启发。随着展览的推进,当代篆刻家对边款也越发关注,边款水平的高下直接影响作者在展赛中取得的成绩。在或大或小的篆刻展览上,不少作者在边款上做文章,出现了异彩纷呈的形式。有以下几种边款较为盛行:

1.多面款。相对于单面款,多面款能够形成排比的气势,在印屏上给人以厚重的块面感。如能在文字分布上再加以排布,或疏密对比,或错落有致,则不亚于一件精美的书法作品。

2.阳刻款。阳刻款是近年展览中比较流行的一种边款形式,常见的也是多面款。这类边款视觉冲击力强,金石味浓,类似于龙门造像记中的《始平公造像记》。因其相对复杂,是体现作者功力的好形式。

3.图形款。图形款包含两种形式,一种是原石上由雕钮师刻好的薄意图案,另一种是由篆刻家刻制的图形。后者在近年的篆刻展上呈现较多的是佛造像题材的图形款。因这类边款形式上新颖,韵味上有古意,与篆刻的审美指向一致,颇受广大印人青睐。

4.仿铭文、碑刻款。这类作品将古代书法的作品形式运用于边款的创作,古意盎然,在展览上颇为引人注目。如张华飚所刻“歌吹古扬州”款以大篆刻成,且以战国金文小品形式呈现,四边斑驳虚化,俨然一帧古器物铭文的拓片(图5)。

图5 张华飚 歌吹古扬州 (附边款)

(文 / 陈 维)

Copyright:2022-2023 篆刻字体转换器 www.85506.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