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篆刻流派百花齐放,法完白(邓石如)而出者,赵之谦不得不提。他是晚清艺坛上诗书画印俱佳的多面手。于篆刻赵之谦考究古今金石文字,刻印时信手拮来。所学所见皆为我所用,其风格多样,其篆刻艺术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二十八岁前,先生初学浙派,边款有“余少学曼生,久而知其非也,则尽弃之”(曼生陈鸿寿浙派创始人)“嫁孙日予印为在丁黄之下,此或在丁之下黄之上“丁即丁敬,黄则黄易,皆为浙派代表人物)由此可见先生早期早已等到浙派精髓。图一为先生早期浙派作品,赵之谦印为25岁所刻。浙派的刀爽力厚,线条的锋棱毕露跌宕恣纵表现得淋漓尽致。先生此后刻印也深受其影响印面颇深。如图
浙派印风时期
二十八到三十五岁先生由浙宗皖,进入了邓石如先生的“印由书出”创作模式。之一时期先生非常注重篆刻的笔意。结篆笔势十分舒展,疏密明显,用刀如笔,先生为此曾有诗“古印有笔尤有墨,今人但有刀与石....“"见先生对邓石如的印由书出十分认同。印风明显有完白风格。如图
师法完白山人
三十五岁以后,以“印外求印”的思想结与邓派的印由书出创作模式。(上一篇黄士陵就是由赵之谦的印外求印入古)开辟了篆刻史从未有过的篇章。先生精于昭版,汉灯汉镜,封泥等研究,真正创立自己的风格却不得不提《天发神識碑》《祀三公碑》《禅国山碑》。就阴文而言先生多借鉴祀三公与禅国山的寓圆于方,恣纵雄壮之神韵。先生独创的“夺胎法“只取其神不复其形。比起照搬全用的碑文入印,先生更异于常人更显高明。阳文以《天发神識碑》的方起尖收锋棱威仪古拙雄浑结以宋元人意,强调刀笔统一的秀美,结体更加流畅清,两者结合妙不可言。如图
印外求印取法碑帖
印外求印取法碑帖
先生一生精于篆刻却只有四百多方。封刀十年后复刀刻潘祖荫的堂号《赐兰堂》一印却成为篆刻绝笔。先生一生所刻皆为自己及亲朋所作,无一应酬皆为妙品,于篆刻史是不幸的于其作品有幸的。由此也看出先生对篆刻的爱是那纯粹的。
赐兰堂
二金蝶堂双钩两汉刻石之记
赵之谦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