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嗯,也就是“五四”运动的前一年,吴昌硕的弟子徐新周(这是吴昌硕大师很重要的弟子,吴大师臂病、目病时,大多印作都是由徐代刀完成的)把自己的篆刻作品160方集成了自己的印谱,起了名字叫《耦花庵印谱》,请自己的恩师给他写了序言,这篇序言很重要,除了对自己弟子的倾心赞赏外,说了一句对于篆刻学习者很重要的话,这句话可以当作学习篆刻者努力的三个重点。原话是:
夫刻印本不难。而难于字体之纯一,配置之疏密,朱白之分布,方圆之互异。
刻印本来并不难,难点只有三个:1、字体之纯一;2、配置之疏密,朱白之分布;3、方圆之互异。其实这三件事,每一件事都可以展开铺开来详细说一番,之前也写过一篇介绍这段话的文章,但最近由于不断发现朋友们临印、创作的具体问题,觉得值得再说一次,限于篇幅,这篇只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方圆。顺带补一点这三个难点的解释:
(吴昌硕像)
1、字体之纯一。主要说的是字法,认识各种篆书,明晓各种印式,知道造字原理,通晓文字基本知识并能将之鲜活、和谐地集中在同一个印面里;这一条要做的学习努力是这几方面的:熟悉篆刻史,学文字学,临古玺印,临名家印,见识各种古器物(见不到就见图片),养“学人气”,“文人气”,“金石气”。
2、配置之疏密,朱白之分布。主要说的是章法,这一项打算在邓石如、赵之谦两位印家时已详细举例说明,吴昌硕这方面的理论来源是也是邓石如和赵之谦两位大师,理论的核心是“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也有人说:“疏处可以容身,密外似难间发”,意思基本相同)、“计白当黑”。
3、方圆之互异。这是今天的内容,牵涉字法、篆法,亦牵涉章法、刀法,牵涉作者的审美,几乎贯彻篆技法的各个方面。
方跟圆是两种形状,也基本是两种状态,也是两个审美着眼点与出发点。方一般是端正的,平稳的,静止的。圆一般是欹斜的,流动的,运动的。当一方印面中同时存在两种状态的形状或两种状态的笔画,这方印面里的内容就产生了视觉对比,增加了审美内涵,把它们浑融于同一方印,就是我们平常我们说“动静合宜”“方圆适度”,指的就是动态的元素和静态的元素和谐相处。
一、字法与篆法、章法中的方圆
一方印里只有静态元素,就是只有平方正直的笔画或线条,表现的固然是安静,端庄的,但同时也可能是死板、呆滞的;一方印里只有动态元素,就是只有圆转流畅的笔画或线条,表现的固然是活泼、生动的,但同时也会是不安的、凌乱的。因此,要让动态的圆与静态的方和谐相处在同一个印面里非常重要。当然,上面所说是相对的。因为规是圆的,矩是圆的,讲方圆其就是讲规矩,要照客观形态的存在来安排印面内容,印面是方的,要以总体方的内容来安排(这是常态,因为印面通常是方的,因此有了平方正直的缪篆占主流的印章文化);圆的印面,要以总体圆的内容来安排,否则就内外相悖,矛盾百出。
由此,我们至少得到这样一个经验:方形的印章,它的审美是基于稳定的,总体以方的内容来适应印面,同时要添加动态的圆的元素,使它动起来。圆形(或随形)的印章,它的审美一般是基于运动的,总体要以圆的内容来适应印面,同时要添加方正或平直的元素,使它静下来(来楚生先生说随形章不雅,不合正式,其中并不指正圆的印章)。方形的印章,需要动态的扰动,圆形的印章,需要平直线寻找安静,使它稳定下来,有秩序起来。我们举工稳印家的例子(分别是明代名家汪关和近现代名家陈巨来)来说明:
(汪关和他的赵宧光印)
这是汪关给大书家赵宧光刻的私印,正方形玉印印式,这方印中最突出的圆线条处理,不在印字处,而在“赵”字左侧上部,如果不是这里的圆转线条处理,整方印都会失去神采,变得僵硬呆板,其他部分的线条,大多是平直的线条,像是拿着尺子在画线。
(陈巨来和他的两方圆印)
这是陈巨来先生的两方印。如果不是”飞鸿“一方印中的”工“部与”鸟“部短短的平直线条以及”北室“一印中室部下横的平直给两方圆(或椭圆)印找到稳定感,这两方印就基本上失去了端正感,失去了基准坐标线。有朋友说了,汪关有完全没有直线的圆印啊,是的,有,我们拿来看,有代表意义的是这两方:
(汪关的两方圆或椭圆印)
显然,因为线条的排叠,印面的对称处理,以及“流”字头部小圆扰动元素的对比处理,”李流芳“一印是神采飞扬的,汪关追求的就是流丽的效果,但它有一个较致命的问题,这方印没有垂直和水平坐标,整方印失去了基准线,无论怎么钤印,都觉得它是倾斜的,另一方印”偈菴“一样,就算偈的右边上部有平直线,因为“菴”字在印面下方的原因,这方印始终是不稳定的,当然,这样的印,也不会用在特别正式的场合,闲章吗,略不稳定,问题不大。
以上只是方圆变化在圆印与方印中的一点应用罢了,其实在临习汉印的过程中,类似的在字法、篆法上的变化例子也时时存在,临摹时要心中有数。比如:
(汉印中的方圆变化)
两方都是汉私印,印面也都是两个字,左边一方“赵利”工稳整饬,安安静静,因为缺少必要的方圆变化,所以显得相对呆滞,给人的感觉就是工艺味道相对较重;右边一方印中的方圆元素变化要多一些,“赵”字头部的变化要丰富了很多,因此印面看上去露舒服了很多。当然,这两方印的区别远不止此,“赵同”一印还有界格的添加做的空间上的调整等,“赵利”一印还有纵向线条配比中赵家肖部头顶三竖的特别处理等。如果仅以这两方印比较,前者可能是个熟练的匠人,后者可能算得上匠人中的艺术家了。前面所举汪关一印中“赵”字的做法,或许就来源于此,汪关太熟悉汉印了,他甚至自己的名字都来源于汉印。
二、刀法中的方圆
篆刻当然是包括篆和刻的,说完了篆,再说刀法(刻)。将方圆在篆刻刀法中应用的最彻底的是浙派的大师们,他们甚至在每一方印里都包涵了方与圆的变化,并由此形成了浙派印风中刀法的主要特征,这里只举开派大师丁敬的印来看,其他各家翻看印谱就好了。
(丁敬和他的两方印)
上面一方白文印,“王枢印信”,下面一方“丁敬身印”,如果放大了看,都能极清楚地看到每个转角处的“外方内圆”,“外方”以构建方形字形以适应印面,内圆以保证浑厚敦朴气息鲜活,这种方圆结合的刀法特征,构成了浙派最显著的印风特点。其实,如果放大从细部来看,除了转角处的方圆刀法处理之外,其实还有每个笔画的起收笔外的方圆处理,也是具有丰富变化的,如图中的1和2。
(上述两印中的方圆变化元素)
白文印中的王字的三个起笔各不相同,分别做了两个有笔意(不同笔意)的起笔和一个具有明显刀痕的起笔,初学者临这样的印作或者会想把它们处理成完全相同,但其实那样却失去了大师最初的艺术创作中的方圆思想(因此这些细节一定要考虑到,临出来,临不出来也要理解到):方处更体现刀痕,圆处更包含笔意,这是刀情笔趣浑然的作品,是真正的“有笔犹有墨”、“有刀亦有石”的作品。
其实方圆刀法也可以从汉印的学习中获得,最典型的出处是西汉的印和东汉的印的区别,比如:
(东西汉印的明显区别也是方与圆)
汉印中的文字当然都是平方正直的缪篆,这是为了适应印面而特别创造出来的有别于小篆的字体,但西汉印中的文字线条多以圆起圆收,而东汉印中的文字线条多以方起方收,一则显示的是浑厚与淳朴,一则显示的是端正与阳刚,这正是圆与方不同的感情色彩,在汉印的临摹过程中熟练掌握了这些,在后期的创作中,才会真正的“入古出新”,真正创作出方圆兼备的好作品来。
关于方圆,还有很多值得说的内容:比如文字占印面空地(占印面面积)的方圆对比,比如不同文字体系或同一文字体系下采用不同的篆法的方圆变化、方圆互参综合运用等等,此不再赘述。在中国古人的概念里,天是圆的,地是方的,这是天然的矛盾和辩证存在,“天圆地方”由此也构成了中国人最朴素的一对方圆概念,“有规矩有方圆”长期以来渐渐深入中国人审美思想深处成为重要的审美构成元素,初学者要尽可能在自己的创作和临摹中掌握这个基本难点的处理方法,以有助于学习和创作。
(【老李刻堂】之299,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