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古代实用印章,制作方法大致是这几种:
1、铸2、凿3、碾、4、琢
这四种类型中,又尤其以铸印数量为最多,今天说说铸印。
(《十六金符斋藏汉印遗珍》图)
铸印的成型工艺有两种,就是翻砂和拔蜡,听上去复杂而神秘,但真正理解了,却很简单:
(1)翻砂:用铅、石、木等各种材料刻出印章母范(含印钮),分上、下印模,铸造时先将下半印模放在平板上,放砂箱填型砂紧实刮平,下型造完,将造好的砂型翻转180度,放上半模,撒分型剂,放上砂箱,填型砂并紧实、刮平,将上砂箱翻转180度,然后分别取出上、下半印模,再将上型翻转180度和下型合好,砂型造完,浇注入熔好的铜液,最后,冷却成形,这套工艺因为砂箱有翻转的动作,俗称:翻砂。
(2)拔蜡:用蜡(就是加热了会熔化的蜡)做好印章母范(含印钮),然后用胶泥涂在蜡范之外,泥上留下一个小孔,然后对其加热,蜡自小孔充分流出,然后从小孔处将铜熔化倒入,待冷却完毕后,剥去胶泥。这套工艺因为类似把蜡从胶泥里拔出,俗称:拔蜡。
铸印最大的特征是,制作出来的印章是一次成型的!
(汉铸印的实物)
也就是说,印面的钮型,印面上的文字是提前在母范上雕刻好的,那么印面的内容文字、图案的精、粗、艺术水平的高低,全在于母范的制作者,母范雕刻得精致,出来的印就精致,母范雕刻的粗糙,出来的印章就粗糙。通常情况下,母范制作完成后,原来母范的制作工匠会在母范上进行打磨,去掉了刻制母范的雕刻痕迹,因此,铸印出来的特征通常情况下是光滑平整的,不见刀痕,没有毛刺。
汉铸印的印面,线条在经过长时间的岁月打磨之后,其线条组成还是相对光洁平滑的,只略微在岁月的剥蚀之下有细微的线条颗粒状的微小起伏,反倒因此更增加了线条的浑厚敦实之感,如图:
(汉印“李璋印信”印面)
(汉印“李璋印信”印蜕)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后世的印家即把铸印的线条感作为冲刀刀法的样本。而沉重、含蓄、精整、平直浑厚、端重的印章风格即成为“铸印风格”,其最大的特征是精整而又不呆板,其线条起止停顿,方圆收放,处处到位,丝丝入扣,每根线条都充满活力又归于一个统一的整体。
铸印风格多为后世文人篆刻家们师法,如赵之谦的印章里:
(赵之谦刻“北平陶燮咸印信”)
边款里记到:“星甫将有远行,出石索刻,为抚汉铸印法。谛视乃类《五凤麻崖》、《石门颂》二刻,请方家鉴别,戊午七月,撝叔识。”
(赵之谦刻“竟山画记”及边款)
赵之谦的“竟山画记”的边款上写的:“冷君(赵之谦的别号)抚汉铸印”。而至何传洙印的边款,赵之谦由汉铸印悟出了汉印斑驳的原理与成因,终成一代大家。
(赵之谦刻“何传洙印”)
(“何传洙印”边款)
何传洙印的边款中注明的“汉铜印妙处不在斑驳而在浑厚,学浑厚则全恃腕力。石性脆,力所到处,应手辄落,愈拙愈古,看似平平无奇,而殊不易貌……”指出汉印的浑厚多是指的铸印的浑厚,而摹仿汉铸印的最关紧处,就在“浑厚”二字。而汉铸印风格的风格特征和用刀品质,成了明清时期众乃至现当代多印人所取法的正统和主流。
(【老李刻堂】之147,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