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印,又称为刊、凿、镌、奏刀等,意义是相近的。
甘旸的《印章集说》中讲:“凿印以锤凿成文,亦日镌,成之甚速,其文简易有神,不加修饰,意到笔不到,名曰急就章,军中急于封拜,故多凿之,以利于便。
”这一番论述相信者颇多,但结合实物,很多地方是经不起推敲的。
他的意思凡凿印需一锤一凿(或刀),此说不知何据;凡刻印,从成印效果看,有“成之甚速,其文简易有神”的,也有运刀徐缓,其文或规整肃穆、或妖娆缠绵;
这凿刻的成印效果与玺印材质有一定的关系,例如铜、锡、铅比例合理的青铜印上奏刀比较爽手,而刻黄金印则涩滑不易受刀,刻某些石印比较干脆如意,但是刻木印则常常夹刀而运行困难,这些在放大镜下观察各类印面上的行刀、滞刀痕迹时均可以体会得到。
关于所谓的“急就章”问题,那实在是由于时代风格而造成的面貌。
通过较长时间、对较多实物资料的观察,可以认为魏晋南北朝之前中国古代玺印文字中以刻凿而成者占大多数,它们的基本刻法有如下三种:
①一刀刻
即对于印面文字笔划无论横、竖、撇、捺、点,皆以一刀刻成,不加修饰,刀痕一般不很深,刀痕的断面尖锐,文字的风格快捷猛利。这种刻法始见于战国时期,全为阴文。例见战国齐国“荼大夫之玺”,东晋“壮武男印章”。
②双刀刻
即对于印面文字笔划无论横、竖、撇、捺、点,皆以来、去两刀刻成,有些部分还要补施刀,对字划有一些修饰。刀痕比一刀刻要深一些,但深浅不匀,刀痕的断面往往呈"V”形,在日本被称作“药研雕”,文字的风格可以是酣畅猛利,也可以是沉稳大度、或秀丽纤细的。
这种刻法始见于战国时期,以阴文为多,也有部分阳文。例湖南出土西汉“长沙丞相”印。
③多刀刻
即印面文字笔划的大多数以来、去两刀完成,但下刀比较垂直,在一些长笔划的底部往往加上一刀剔地,在有些部位如转角、点顿处还要特意补施刀,常对字划加以较多的修饰,刀痕较深,深浅比较均匀,刀痕的断面呈" U”形,文字的风格可以是严正宽博,也可以是妩媚多姿。
这种刻法始见于西汉时期,以阴文居多、也有部分阳文。例东汉“汉委奴国王”玺,东汉“广陵王玺”。
魏晋南北朝之前的玺印有不少要用于封泥抑盖,要求印面字划具有一定深度,所以凿刻文字印以用双刀法、多刀法为主,而一刀法常见于所谓“急就章”。
在许多占代玺印上,往往不拘泥于使用单一的刀法,根据材质、字形美观、佩带用途等需要,常常一枚印章、同一个字采用多种刀法,如东汉“汉委奴国王”玺的“王”字,即双刀、多刀兼施。
如以明清之后流派艺术印人常用的“冲刀、切刀”而议,古代玺印中略似冲刀的刀法比较常见,略似切刀的刀法在短笔、或补施刀时可以看见,虽然这些不能完全类比,但总给人们以一定的启发。
玉、玛瑙、水晶、琥珀印的铊治
自战国而秦汉,许多玉、玛瑙、水晶、琥珀印,其印文往往十分秀美,笔道匀称,转挪自然。仔细观察它们的笔道,几乎都是以琢玉工具沿事先书写印面文字的笔道,用铊车加水沙精工车出,其车铊的头部当有宽窄之分,在长笔划上,用直径较大的舵,可以使笔划坚挺婀娜,而在笔划的每一端,换以直径较小的锭,这样不致造成尖头失态,而仍然或方齐、或圆润,非常悦目。如西汉“勒代”。
陶、瓷印印面制法
陶瓷印印面文字,以刻出为主,也有一部分采用模制时用模印出。陶瓷印文字的刻字,有的焙烧之前刻成,有的焙烧之后刻成。瓷印有的在刻后挂釉,有的在施釉以后刻成。有的印面不施釉,留出素胎待刻。
蟠条印
隋唐时公印,往往用铜丝盘曲成字的笔划,焊在铜质印面上,别具一种意趣,有明显的时代风格,全为阳文,例见“天门军之印”。当时一些篆刻印竟也全模仿这种风姿。如唐代砖刻双面印“夏州都督府之印、银州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