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两年前,就有很多朋友说,希望我写一套完整而简洁的篆刻教程,完整是指介绍篆刻的方方面面,简洁是指内容简省。实际上这是一项难以完成的工作,完整就不易简洁,简洁就不易完整,突出完整就不免面面俱到,突出简洁就难免挂一漏万。这很难办,于是一直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来楚生先生和他的《然犀室印学心印》部分)
今天翻看自己手头的资料,发现来楚生先生的《然犀室印学心印》一套,觉得来楚生先生的这套资料很实用(来楚生先生的详细资料请自行查询),好处就在简洁而完整,于是打算结合这套资料,将篆刻的方方面面,再整理一遍,希望对初学者有用,基于来先生这样的大家名头,这套资料我们可以把它冠以“课程”的称呼,其主干是来先生的,其中大量的细节和配图是我们补充的。这套简单的课程依照来先生原来的顺序也分十三课,分别是:
1、篆与刻;2、铸与刻;3、临、摹;4、章法;5、呼应与变化;6、刀法;7、线、边、面;8、中、偏锋;9、内容;10、取材;11、署款;12、磨印与磨刀;13、钤印。
今天是第一课:篆与刻。结合来先生的原文说一下,为将原文与我们的解说区分开来,原文做了加粗处理,具体如下:
印学称刻印叫篆刻。篆刻在文人介入创作刻石之前叫印章,其突出价值是实用价值,文人介入创作刻石(宋元之际发生)之后叫篆刻,其突出价值是艺术价值,相对来说刻章人人都会刻,但篆刻却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其差别跟写字与书法的差别相类似,写字几乎人人都会,但会写字的人写出来的不一定是书法,书法往往是经过学习和系统训练的人写出的字),印章的篆刻区别具体见我【篆刻史】系列文章。
其实篆与刻是两回事,两者是相得益彰的,所谓篆刻,顾名思义,篆在先,刻在后,就说明篆的重要性,刻犹其次,所以学刻,首先要习篆,篆得好,刻得好,那就相得益彰了,不然,篆不好,刻就不容易刻得好,相反,篆得好,刻得不好,影响了篆,也会使整方印逊色,所以两者要很好结合,是一而二,二而一的,篆更居首要地位。学篆刻经常会听人说的“篆七刻三”或者说“七分篆,三分刻”,这是有道理的,但也不能割裂开来看,认为篆完全超越刻,篆与刻互相影响,随着篆的学习,对刻的理解也有补益。
来楚生先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相比之下,刀法学习花的时间相对较少,很多初学者大致需要三个月时间就可以完成刀法学习,而学习字法、篆法往往需要几年,十几年的时间,原因在于字法、篆法的学习内容相对多,但这并不代表刀法不重要,各种技法在篆刻整个过程中的地位基本是同等重要的。
在学习篆刻之初,就要记住:“字法、篆法的掌握决定一个篆刻人是否入门,篆书书法的水平决定一个篆刻人的发展空间”。字法、篆法水平和篆书书法水平都极重要,这是印章工匠与篆刻艺术家的分界线。
前人论篆印,谓:“秦汉印之能为万世法则,亦字法耳,故制印者,必先习篆,不然,尺幅之中,尚难平稳,况方寸之间乎,其欲求妥贴者难矣。”也就说明篆的重要。这里提到秦汉印,其实还是在谈字法与篆法,习篆分两部分,一是识篆,二是写篆。初学者最容易遇到的问题是不宗秦汉,不讲字法篆法,而是在电脑字库或者在《说文解字》里的小篆拿来直接刻印,而实际情况是,电脑字库里的字多是经过工艺处理的篆书,《说文解字》里的小篆拿来刻元朱文印是合适的,但直接拿来不加处理刻白文印则问题很大。初学者,建议真正将汉印临摹作为最初的基本功练习,在临习中同时学习字法与篆法。以前发布过汉印临摹的作业,感兴趣请回看,临习汉印的练习过程中,夹以篆刻史的学习,以学习不同的印式知识和篆刻的发展脉络。
其实,秦印和汉印不是一回事,它们的区别和发展大致如下图:
(秦印到汉印)
秦印向汉印以及其内在的发展规律粗线条可以说是”篆法的方正化和界格的消亡”。讲求习篆,指篆书书法的练习,写不好书法,大致就刻不好印,一张纸(面积要大得多)的经营尚不能处理好,就谈不到一方印(面积要小得多)的经营,因为小的要难得多,所谓篆刻的“纳须弥于芥子”、“缩龙成寸”是将大尺寸的表现形式转换到较小的印面空间中去,因此,来楚生先生大力强调“写篆”的重要性。后世几乎所有的篆刻各家,都是书法名家(并不是所有的书法名家都是篆刻名家),就是这个原因。
大多数(印人)总是经过一番经营部署书写上石而后奏刀的,也有不经过书写,就直接镌刻在印面上,那是少数的,有些白文印,文字简单,是可以直接刻上去的。
这是印稿的设计,即大部分的印稿是经过设计再行上石而后奏刀的,写好印稿需要掌握字法、篆法、章法,同时又要考虑刀法、印式等因素,就算如黄牧甫、齐白石、陈巨来这样的篆刻名家,亦写印稿,多番调整后方才上石(上石的方法也有很多种,建议掌握“水印上石”法),然后再奏刀。直接拿刀在石面上刻,并不是篆刻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或者顶多证明熟练程度),初学者不建议不写印稿直接刻。
(黄牧甫和陈巨来这样的名家印稿写在纸上)
篆文有许多种类,如大篆、小篆、篆、鸟篆以及摹印篆等等,所谓摹印篆,就是篆隶之间的一种字体,把圆转的篆文,部署到方的印章上去,在不违反篆文的原则下,使它如何适应方形的型体,也就是说,怎样把圆的变成为方的,这种字体,就成摹印篆。
(摹印篆、缪篆、小篆的体势差别)
来楚生先生这里所说的“摹印篆”其实包括了汉印的缪篆,秦汉两代(秦代只有15年,相对简短,篆隶转变主要在汉代完成),中国文字处在从篆书向隶书进行转变的关键时期,篆书的圆转、舒展慢慢变成了隶书的方正,平直,这个关键时期,人们创造了一种适合将圆转的篆书进行“隶化”转为方正而方便入印(印面多是方正的)的文字:秦叫摹印篆,汉叫缪篆。
(不同的文字体系)
篆书的形式很多,又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印式。文字体系中战国的古玺文字,秦代的摹印篆,汉代的缪篆、殳篆、鸟虫篆,魏晋的悬针篆,唐宋以来的叠篆,《说文解字》体系下标准的小篆等分别均有对应的印式,在“印外求印”理论指导下,商周的甲骨文、金文文字、石鼓文字、战国的泉布文字、秦汉的碑版文字,权诏文字,镜铭文字、封泥文字、砖瓦文字又对篆刻用字取资又有拓展。因此,学习字法、篆法是个很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统称“识篆”,这个过程相对难度较大,但真要入门,却是必须做的课程,如邓散木先生在他的《篆刻学》(人民美术出版社版)中所说的那样:“摹印家必须以识篆为先务”。要学篆刻,第一件事就是“识篆”。初学者“识篆”具体的方法可以先从《说文解字》入手:1、通学《说文部首》540部;2、通学《说文解字》9353字,其根本原则还是从标准的小篆入手,其他相关的篆书字体,最开始不要求掌握,但要注意多接触,多认识。
(王福庵和他写的说文部首局部)
关于篆,做好三件事,即识篆、写篆、习篆。“识篆”是认识篆字,“写篆”是不仅认识还要会写,“习篆”是将这些篆字写得好看,这是三个不同的层次;刻,当然指把印面不需要的内容刻下来,但也并不是指简单的冲与切,具体的冲与切的刀法,我们放到“刀法”一节里再说。那么,对于篆刻,最终发展到“印从书出”之后,其实就是“把需要入印的内容把自己掌握的篆字用自己风格的写出来并进行艺术处理,然后放在一方印里用自己熟练的刀法表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起作用的还有印人其他印外功夫所带来的审美能力对印面效果的影响。所以,篆刻说到底,是一门相对较复杂的艺术,并不是“查查字典,把字弄到印面上,刻出来”那么简单。
(【篆刻课程】之1,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