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在各种社交平台上,关于“印面的线条究竟是一切刻成,还是雕琢剔刻慢慢接近最终线条效果?”这个问题被无数的篆刻朋友问了许多遍,提问的说法多种多样,但意思基本一致,今天索性就这个问题汇总讨论一下,为了表述方便,我们定义一下说法:在刻印时,一刀刻成想要的效果,我们称之为”一刀成“;经过数刀或多次加工刻成想要的结果我们称之为“精工雕”(其实这里的“雕”,还是刻,与雕塑里的雕有区别,我们只是为了区别)。
一、一些看似无关的内容得出的结论
(印风“写意”的吴昌硕大师)
我们把话题先扯远一些,先回顾一下之前分析吴昌硕和黄牧甫两种印风的形成时引用李刚田先生的一段话:吴昌硕以钝刀直切追求粗服乱头的写意式线条,厚朴苍古,一如斑驳碑刻或古金烂铜,黄牧甫以薄刃冲刀,求明眸皓齿般的工笔式效果,爽朗雅健,一如凿金切玉之“光洁无伦……可以说吴昌硕用‘工笔’的手段去求写意的效果,黄牧甫用‘写意’式的自然行刀刻出工笔的线条。吴昌硕的印面效果看去似妙手偶得,而实是精心理性的安排,而黄牧甫的用刀看似精工细雕、谨小慎微,而实是游刃恢恢,在刀刀生发中见酣畅之情……”。
(印风“工稳”的黄牧甫大师)
有朋友说,不对啊,你这段话看不出来是“一刀成”还是“精工雕”啊!不急,接着往下看:
1、黄牧甫的一次治印过程:
在黄牧甫刻制的一方印“国钧长寿”的边款里有这样一段话:“篆刻之难,向特谓用刀之难难于用笔,而岂知不然。牧父工篆善刻,余尝见其篆矣,伸纸濡豪,腋下风生,信不难也。刻则末一亲寓目焉。窃意用刀必难于用笔,以石之受刀,与纸之受笔,致不同也。今秋同客京师,凡有所刻,余皆乐凭案观之,大抵聚精会神,惬心贵当,惟篆之功最难,刻则迎刃而解,起讫划然,举不难肖乎笔妙。即为余作此印,篆凡易数十纸,而奏刀乃立就……”
(黄牧甫和他的“国钧长寿”)
也就是说,黄牧甫先生制印,写稿用尽了心思,刻的时候,完全依照印稿刻制,所谓“篆七刻三”只要有好稿子,黄大师完成起来,不管方法如何,快得很;
2、吴昌硕刻印的传说:
传说吴昌硕刻印,刻好印之后,会自己躲在楼上不下来,一个人拿着印进行“后期加工”,加工的方式甚至是拿着它在布鞋底子上摩擦,以求得他需要的艺术效果。多数的效果是他人工求出来的,也有少数效果是他偶尔碰巧遇到的(他做了足够多的尝试,遇到好的才保留下来,保留下成功的偶然作品,也需要大师的眼光,不是吗?)
(吴昌硕先生的印作“缶庐”及边款)
这两个人的成功跟是不是“一刀成”没有关系,但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不管什么创作方法,最终获得好的印面效果是最重要的,不管是做印还是不做印,不管是把画殚精竭虑放在前面还是放在后面,不管是“一刀成”还是“精工雕”。
二、大师们关于一刀成与精工雕的直接例子
陈巨来先生的老师赵叔孺先生,是真正的大师,在陈茗屋先生的《苦茗闲话》一书里收了他的一方印“唐寿民”的三个印蜕,具体如图:
(赵叔孺与“唐寿民”印的刻制过程)
对,依照序号,是他本人的刻制过程,当然,最后线条最细的那一方印是完成稿,显然,赵大师的刻制方法是“精工雕”出来的,是渐渐一点一点地接近最终的线条结果的。其实,陈巨来先生的做法也是这样,他刀下的线条也几乎不是一刀到位,而是靠多次往复,不断修改而成的。甚至赵叔孺以后的上海印人,工稳一路的,大多都是用这种方法来刻印的。
于是我们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工稳印,可以“精工雕”成。那么写意印呢?
还是《苦茗闲话》也举了著名印家来楚生先生的印作,同样是有修改的过程(除了对印面效果的处理外,其实笔画也有多次精工雕的过程),如图:
(来楚生与“语不惊人死不休”)
对,这位写意类的大师,也不是“一刀成”的,上面吴昌硕刻印的过程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其实之前我在微头条里举初学者刻印的训练方法时,也举了精工雕的图,如图:
(“精工雕”刻法的白文印例)
那么,是不是精工雕就是正确的呢?也不尽然,比如陈茗屋先生记载的方去疾先生刻印,据说,他的课程里无数次强调刻印时一个笔画要一次性的一挥而成,不事修饰,粗一点的白文线条,也不过是一来一回两刀而已。
(“精工雕”刻法的朱文印例)
哪种刻法更高明呢?依我的意见,没有那种刻法更高明,只要最终印面效果好,不管是“一刀成”也罢,“精工雕”也罢,都好。
三、给初学者的一点建议:
初学者因为手中的刀不稳(会刻错下刀位置,或走刀不稳),对线条的理解多不到位(书法字法没有学好),可以以“精工雕”的方式入手学习,慢慢接近最终的线条效果,前提是,第一刀之后的复刀,特别是贴近线条的复刀,一定要注意是“刻”出来的,不是“刮”或“削”来的。因为一“刮”“削”就出了肉感,容易臃肿、软弱无力(那些精擅披削的大师不在此列),这是在篆刻初学阶段时容易遇到的困难,一定要克服。
晚期则要尽可能地追求“一刀成”,因为“一刀成”出来的线条往往爽健有力,当然前提是书法学习中对线条的理解上去了,心中已经有了准确的线条位置,对线条的理解到位了,线条的走向、粗细,心中完全有数,对刀的把握也完全稳定,那就尽可能追求“一刀成”,一刀未成,稍加补刀,求线条准确到位就好,另外,篆刻既然是刻,必然有工艺的成分,“精工雕”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目的只有一个,钤出来的印面效果好就成了。
齐白石的“一刀成”与陈巨来的“精工雕”都极可观,拼到最终,是审美,不是完成方法。
(【老李刻堂】之322,部分图片源自网络或网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