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很多书友在学习篆刻到了一定程度后,会发觉自己有段时间刻的印都不大满意,无论怎么刻,怎么修改就是不满意,也没有进步。在篆刻行内就有这么个说法,叫“腕下有鬼”。指某个时间段,手不听使唤,一直刻不到自己想要线条来。遇到这样的问题,要怎么处理好呢?有的人会建议停下来缓一缓,可能是疲倦了。而有的人会说继续刻下去,大家意见不统一,小牧给大家的建议是检查自己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否有坚持练习书法
这一点颇有争论,对邓石如的“印从书出”坚信不疑的朋友会觉得不加强书法练习,就没办法开展篆刻创作。因为书法篆刻的基础,印稿中的文字是自己写出来的,而不是字典中查的样式,也不是古人不是电脑上找的。因此写成的印稿渡到印面的书写水平高下基本就决定了一方印的水平高下,渡到印面之后的刻的效果怎样,则占了较轻的比例。
另外一种观点的则是近现代崛起的工艺化篆刻学习者,他们认为完全可以不在书法上下大的功夫,只要线条刻好,艺术设计水平高,照样可以刻出精美的印章。他们觉得书法学习不是特别重要,只要对线条有清晰的刻画习惯,即便是随手书写的印稿,照样可以刻出精美的印章。
那么,不管是练书法基础还是练习线条风格,都能让我们思考。支持印从书出的,思考一下最近的书法练习有没有强化,创作中是否加入了自己练习中所想的心得。支持工艺化印风的,是否在每次的线条练习中,有没思考书法中线条的书写性、时序感等。
就这条的结论而言,小牧觉得是写,尽量都写起来,不管是哪种风格写字对我们来说都是有益处的。
二、秦汉印与名家印的临摹是否持续进行
有人说过,临摹秦汉印或者临摹近代名家印主要作用是练习刀功。运刀、角度、力度等对线条塑造的方法。掌握熟练的刀法会让自己在刻印时得心应手。小牧觉得这个只是说对了一半,而另一半尤为重要。
众所周知汉印的淳朴之美是中国人的重要审美组合部分,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他们觉得朴素是大美,因此传承下来的朴素美皆是在秦汉印滋养下养成的“金石气”。明清文人篆刻之后,文人进入印章创作,而学习明清文人及近现代名家印,则多学精巧布局之美,文人的巧思、诗人的意境、哲人的思辨、画家的空间布局,甚至建筑、音乐中的各种美学因素都纷纷走入篆刻创作。在学习这些作品中,我们学到更多的是文人的“书卷气”之美。
那么,在这个角度思考,临摹这些印章作品的方向一半是刀法训练;另一多半则是“金石气”与书卷气“的领悟,临摹这些作品的重在在于气息,刀法之美便是其次。所以,小牧建议如果在篆刻学习中觉得自己遇到瓶颈,请多思考一下自己的临摹过程中有没思考,是不是一味简单的“临摹”。
三、是否有经常观摩印谱,提高自己文学方面的修养
到了清代赵之谦之后,一代印学天才给了我们众多的入印素材,秦汉古印之外,碑刻、诏版、权量、砖瓦、泉布等。甚至连赵之谦的生活经历也由这位印学天才转变到了篆刻作品之中,在赵之谦这里一下子丰富了,于是篆刻作品开始表达强烈的个人思想感情,印章的入印素材丰富到了世间万物皆可入印的地步。在“印外求印”思想之下,现代印人开始把自我完全放入作品之中,而篆刻学习,也当作提高自己的综合修养,并将这些综合的所有艺术元素统统放入自己的篆刻思考中。
在实际操中,我们可以观摩古器、观察古印谱,看画展、工艺品展等,甚至是读读文学作品、看看话剧,听听演唱会、音乐会、等等。努力丰富自己的生活经历,把自己的情绪都代入创作作品当中。
鉴于以上,小牧给到大家的建议是在自己遇到瓶颈时反思一下自己,自我检讨。这个检讨是个人修行的那种检,可能不像西药那般“治标”,但它却能如中医般“治本”。
如何区分这个神奇的外来物种老挝石?
洪四海最新作品赏析 | 牧心印社
吴昌硕自用印赏析——牧心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