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个内容的文章,是因为总有印友通过各种社交渠道要求帮忙写印稿(完全义务的),甚至极简单的私人名章也请求帮忙,我虽然是一方也没有写过,觉得不如写篇文章回答,一些入门的写印稿的章法样式,还是说说的好,其实这些章法表现形式,在以前的文章里全部提到过,只是没有汇总,会有“看了前面忘了后面”的现象,今天索性汇总一下。汇总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还是针对字型疏密做为入手点。
(印友胡画拉的印稿,来自微信交流群)
其实最初入门期写印稿要掌握的章法样式并不需要太多,大致就是从疏密入手的四种样式,通常的做法是:拿到印文后,逐一写到纸上,逐一分析字形繁简与线条多寡,研究印面排序(因为四字印还有回文写法的字序可以影响章法),再以四种样式逐一思考,适合那种样式,就以那种样式确定章法主线就好(一方印只能有一种章法主线,不能想法太多,致使主题不鲜明),这四种样式是:1、左右对比型章法;2、三密一疏章法或三疏一密章法(其审美出发点其实还是对比);3、斜角呼应章法(其实还是对比);4、完全均衡型章法(消灭对比)。
1、左右对比型章法
左右对比型章法当然还是从疏密思考起,比如汉印里的:
(司马丁)
(千人督印)
再比如流派印名家黄牧甫的一些印例:
(黄牧甫:山农)
(黄牧甫:槁木)
(黄牧甫:萍乡文三)
(黄牧甫:江建瑕)
(黄牧甫:琴隐后人)
再比如流派印名家齐白石的印例:
(齐白石:三余)
(齐白石:夺得天工)
再比如流派印名家吴昌硕的印例:
(吴昌硕:书徵氏)
再比如流派印名家赵之谦的印例:
(赵之谦:汉学居)
这样的例子不用认真去找,随手翻看印谱就可以找到很多例子,拿到需要写入印面的文字后,思考其字型笔画疏密,不管是几个字,通常都会有天然的疏密对比(这是汉字的天然特征),疏密对比可以引起强烈的视觉效果,这种疏密效果一旦出现并处理好,差不多一方印作就存在了创作思想,从而避免了平庸,因此这是首先可以思考的章法方案,汉字天生是有疏密对比的因此可以利用,但以这种方式创作需要注意的是在左右的强对比中,通过字形的变化、边框的处理、残破的处理等手法使印面保持稳定,这是左右对比章法印稿写稿时最大的难点。
2、三密一疏章法或三疏一密章法
三密一疏章法以及三疏一密其实是左右对比的扩展,它的章法入手点是四字印中恰好有一字与其他三字疏密差别悬殊。只是在四字印章法中无法对找到明显的左右对比时的一种备用方案,比如汉印中的:
(汉印:淮阳王玺)
(汉印:广陵王玺)
再比如名家印里:
(齐白石:正谊明道)
(齐白石:梨花小院)
(王福厂:王禔长寿)
(赵之谦:小脉望馆)
太多了,不举例了。这依然是汉字组合的天然审美特征,处理的难点是,那一个跳出来的“疏”或一“密”的字与其他三字的力量对比,通常的对比处理手法有三种方法,在上一篇文章里已经讲过了,有兴趣的可以回看。处理这种章法选择的入手点是四字印里一定有一个印的字形是有别于其他三字的,或者是三密一疏,或者是三疏一密,挑出来,强化它,或者强化余下的三个字,总之,目的是强化这两方面的视觉对比。
3、斜角呼应章法
这又是上面两种章法的变种,能得此章法的入手点是恰好四字里有两疏两密,把这四个字依照疏与密分别安排在对角,构成对角呼应的章法,如汉印里的:
(汉印:皇后之玺)
(汉印:郎中户将)
名家印里的:
(何震:云中白鹤)
(吴昌硕:冯文蔚印)
当然,也有很多例子,举不完,还是一点原则,注意印面的左右均衡,不因疏密影响印面的稳定与秩序。
4、完全均衡型章法
有朋友问了,一方印的入印文字如何全部都是同等疏密怎么办?除了调整篆法改变疏密关系外,还有最老实的一种处理方法,就是均衡型章法,比如汉印里的:
(汉印:常乐仓龙曲侯)
(汉印:禆将军章)
如名家印里的:
(罗福颐:罗福颐集)
(汪关:听鹂深处)
(吴让之:吴廷飏字熙载)
这样的例子更多,当字形差别很小,入印文字全无疏密差别时,篆刻家们就遁入均衡型章法的选择里寻找安稳了。
希望写完这些,我们总结了四种依照文字天然疏密为入手点的印稿章法设计方法,如果深入思考,相必完全没有经验的新手们总可以入手分析手上的入印文字,找到入手点,在保证印面秩序的前提之下,所欠的只是如第一幅图片所列的那样,进入风格选择了,那是更高级些的功课,我们以后再做。
(【老李刻堂】之267,部分图片来自网络)